2008年4月23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四版:新岸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解开懊悔的束缚
本报记者 蔡亮

  在经历了人生的重大挫折后,许多人都会沉陷在一种懊悔情绪的漩涡之中,从而影响自身的正常改造。浙江十里丰监狱最近专门开了一场主题为“解开懊悔的束缚”的座谈会,会上一些服刑人员谈到的个人经历,加上心理专家的点评,对那些仍然受懊悔情绪影响的服刑人员很有些启发。

  学会积极面对现实
  徐某以前是一名机关干部,因受贿罪被判刑十年六个月。刚入狱的时候,身份的落差让他难以接受现实,更让他懊悔不已:“自己的生活条件并不差,为什么还贪图那些钱,结果把自己的前程断送了?”
  漫长的刑期,使徐某沉浸在无尽的懊悔之中。他不与亲朋好友联系,也很少跟民警和同犯交流,每天像行尸走肉一样,情绪低落,唉声叹气。民警多次找他谈心,可他还是无法面对现实,改造的积极性一点儿都提不起来。
  有一天,徐某的一位朋友来探望他。徐某借机又向朋友大吐苦水:“那么好的单位,那么好的待遇,我怎么就鬼迷心窍去贪那么点小利呢?这么长的刑期,以后的路怎么走啊?”
  朋友始终微笑着听徐某诉说,并耐心地劝他:“你犯罪入狱已经成为无可挽回的事实,一味的懊悔和埋怨无济于事,不如抬起头来面对现实。只要你努力,这一切很快就会过去。你还有财会专长,出去后一定能再创自己的事业。”回去后,这位朋友还多次写信开导和鼓励徐某。
  一次,徐某的妻子在探望时告诉他,他这位朋友上大学的女儿几个月前刚刚被查出患了白血病。为了给女儿治病,他已经花完了所有积蓄,可女儿的病情还在恶化,可能时日无多。听了妻子的叙述,徐某惊呆了。朋友坦然面对现实的勇气让他感动,更让他为自己的懦弱和狭隘而羞愧。
  打那以后,徐某不再整天沉浸于懊悔之中,而是面对现实积极调整心态,融入了改造生活。

  知悔是改过的起点
  陈某的懊悔,尚未带上手铐时就已经刻骨铭心。
  他原来是一名公务员,因为参与赌博,与人发生纠纷打斗,最后演变成抢劫。在法律的威慑下,他最终选择了自首。自首前,陈某特意回了趟老家,看望身患癌症的爷爷。爷爷看到孙子很高兴,非要给他烧点心吃。“爷爷一边看我吃,一边和我唠家常。我吃着吃着,眼泪就掉到了碗里。临别的时候,爷爷还嘱咐我安心工作,别老惦记着来看他。我再也忍不住了,走出爷爷家大门就哭出了声。”从那一刻起,悔恨就如同一把刀深深扎进了陈某的心里。
  “入狱后,失去自由的痛苦,对爷爷的牵挂,凝成了无尽的悔恨,像一条绳索一样束缚住了我。”陈某说,那段时间,他不敢打电话,不敢收家信,生怕听到爷爷不好的消息。“觉得自己辜负了爷爷,悔恨的包袱越背越重,人也变得很孤僻易怒。”一次,陈某就因为一点小事无法控制情绪,和同犯打架,结果被扣了分。
  陈某的不良情绪被民警看在眼里。分监区领导亲自找他谈话:“世上没有后悔药,一味的自悔自责沉沦不拔,非但医治不了亲人的创伤,甚至还是一种加害。失足也未必成千古恨,拿出改过自信的行动,才是你对爷爷的真心告慰。”
  分监区还专门为他安排了一次亲情电话。“我在电话里听说爷爷病情还比较稳定,而且还经常念叨,说我生性善良,只是一时失足才走上歪路,他相信我会浪子回头。我再次流泪了,这次不是因为懊悔,而是为爷爷的宽容、信任和期待所感动。”
  爷爷的信任,让陈某逐渐明白,不能在悔中沉沦,重要的是在悔中求悟,要让知悔成为改过的起点。如今,他已经走出了懊悔自责的阴影,走上了积极改造的道路。

  对亲情的愧疚不等于自我惩罚
  邵某入狱后,女友每周一封信,每月一次会见,从不间断。这让邵某陷入了深深的悔恨和自责中。
  原来,当初邵某就是利用女友做会计的便利,偷偷掌握了女友公司账目上的一些漏洞,企图向公司老板敲诈钱财。事发之后,他锒铛入狱,女友的工作和生活也受到了极大影响。可即便如此,女友仍对他不离不弃。邵某在感动之余,也对自己当初的行为感到万分愧疚。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邵某对女友的愧疚感越来越强。渐渐地,他的这种愧疚变成了对自己的痛恨,又把痛恨升级到了对自己的百般折磨。“她越是对我好,我越是恨自己,就越对她冷言冷语。平时我对任何事都感到无所谓,改造成绩也滑到了谷底。”
  邵某后来的转变来自分监区民警的关心。“方指导员经常找我谈心。一次,他开导我说,你女朋友不嫌弃你,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坚持等你,她不就是希望你能好好改造早日回家相聚相守吗?你既然觉得有愧于她,就更应该积极改造,担起你肩上的那份责任。对于自己的过失,需要懊悔之心,但不能由悔生恨、自暴自弃。这样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,还会把关心你爱护你的人伤害得更深,你所谓的愧对亲人只能是一句空话。”
  指导员的话让邵某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了新的审视。“我的懊悔源于愧对女友的付出。但靠自责和自我惩罚来释放自己的愧疚之情,其结果只能是伤人害己,恶性循环。只有把懊悔之心转化为改造的动力,用积极的改造行为争取早日新生,才是对爱我的人最好的回报。”
  专家的话——
  省一监教育科副科长、心理咨询师朱国强:“面对现实,调整心态”,是每个服刑人员都需要经历的心理过程。服刑人员的懊悔情绪,是认罪服法、积极改造的前提。但是如果一味让懊悔占据自己的大部分心灵空间,那将会使改造信心无处立足。服刑人员要克服懊悔带来的消极作用,主要做好三点:在懊悔中真正吸取教训,反省自己;在懊悔中明确改造方向,树立改造信心;在懊悔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心理调适能力。这样,就能通过改造,把自己变成一个意志坚强、心态积极、勇于进取的新人。